

早呀!清晨在校门口值班,看孩子们兴冲冲的的往校园里冲——有的书包拉链没拉好,作业本露在外头晃;有的嘴里塞着面包,嘴角还有面包渍,含糊地喊“老师早”;还有紧紧拽着奶奶的手,眼睛却偷偷瞟着旁边吃烤肠的同学。一个个活泼生动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。
刚入职时,总想着把每节课都准备充分,曾熬夜改课件、反复练习板书,却忘了坐下来听孩子心里话,和孩子聊聊“老师,这个知识点我有不同想法”。如今慢慢懂得取舍——不再执着于流程的接近完美,而是多花点时间留意课堂上的“小意外”:花几分钟听孩子们分享周末和爸妈的动态;陪陪内向的孩子练习打开心扉大方接受别人的善意;不压制爱讲话的同学,转而给机会让他分享、帮忙,反倒效果不错。这些“不完美”反而让课堂有了温度。
成长过程中渐渐接受了自己的“不完美”:曾因孩子们没考出理想成绩被迫焦虑,遗憾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,后来明白教育不是流水线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,都在各自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闪光点。他们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:从前习惯于“老师说这个要怎么做”,现在更爱说“我觉得可以这样试试”;批改作业时,在错题旁盖个加油的小太阳,让冰冷的页面也有了希望和盼头。
每个阶段的自己都在与他们共同成长,每一记时光轻抚间,慢慢学会自洽,便是最踏实的幸福。
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





